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 黄义伟)10月31日,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“中华美育精神与新时代艺术教育战略发展论坛”在北京举行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相关负责人,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、一线优秀教师、管理者在大会上交流发言。专委会副理事长蓝晓霞、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蕊主持论坛。据悉,本次论坛聚焦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挖掘艺术实践中的德育和美育要素,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等话题,重点探讨如何开展持续性审美性教育,分享在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。
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在题为“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征程”的演讲中指出,国家在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主攻方向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立足中国大地,完善终身学习体系,建设学习型社会,一直奋斗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、建成教育强国,在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中,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新的辉煌。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周星提出,要倡导国民美育的新美育观。同时,要把美育的概念和国民相联系,将其视为全人培育的一种精神、情感、道德品质的教育,实现人终身需要的、为人精神情感滋养提升的、实现以德育人的审美精神教化。
北京大学教授、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强调,通过美育教育,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人文素养,可以培根铸魂让国人拥有文化自信,可以培元固本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,为文化强国筑牢文明根基。面对美育中存在的以丑为美、师资紧缺、社会和学校重视不够等现实问题,王岳川认为,学校、家长也应主动跟进,可以通过美育最重要的维度书法学习入手,以期修身养性、传承国学,乃至恢复汉字文化圈,让我们的灿烂悠久的审美文化和国学美育长久地代代传承下去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劲松教授指出,当前人们的精神审美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已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诉求与美好愿景,艺术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社会群体性诉求与愿景的重要途径。
本次学术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。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幼儿园、中小学、高校教师、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代表近3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论坛。
来源:中国教育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