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日报: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举行

发布日期:2023-11-04 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:黄义伟、崔其荣、靳晓燕


undefined





*光明日报客户端发表截图*



日前,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“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”在深圳市举办。


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指出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。在地区开展艺术教育先行先示的创新实践中,要积极融合舞蹈、戏剧、影视等教学模块,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,积极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。


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蓝晓霞表示,新时代美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多元艺术感知和表现能力,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深入探索,将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和途径,构建美育教育创新平台,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影视教育高质量开展与拓展,有助于实现美育素养教育的均衡发展,孩子们也将会受益终生。


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指出,影视是艺术进入教育领域最便捷的载体,促进中小学影视教育落地,对丰富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,促进文化传承,树立文化自信,建立文化大国具有重要意义。深圳宝安区“影视+”的案例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引领示范作用,通过“影视+”的方式达到教育意义和目的。欢迎全国影视教育优秀案例、教育交流活动到深圳落地,多交流,多融汇,多拓展,立足艺术教育实践基地,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,进一步探索深圳文艺与深圳教育的双向驱动,推动影视教育产业的创新发展。


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周星在题为《智能时代审美教育与核心素养、人格培养的现状》的报告中指出,当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,已经进入一个迫切需要加强提振和创新模式的新阶段。


北京师范大学王杰教授在题为《“双减”政策下,美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创新》的报告中指出,“双减”政策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。“双减”并不是说让孩子傻玩,主要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、品味等素养,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体育锻炼和艺术培养的过程中能分泌多巴胺,增加孩子的幸福感,一定程度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。创新型教学模式,是将艺术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体验。在实施过程中要将艺术综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,促使艺术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,稳步前进。


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琼介绍了宝安区开展“影视+”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情况,宝安区教育局依据影视教育的政策文件、课程标准,做好区域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顶层设计,编制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,在全国县区级教育部门率先落地运行。宝安区通过区域影视教育的顶层设计,跨学科教学实践、系统化培养影视教育师资队伍、品牌化打造影视教育实践平台等举措,形成了“影视+思政”“影视+人文”“影视+艺术”“影视+创作”等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宝安实践模式。利用高校资源培训专业师资,开展系统化学科教研活动,建立区域影视教育管理平台,实现了可管可控可追溯的集约化管理。


(通讯员黄义伟 崔其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靳晓燕)





来源 | 光明日报客户端

作者 | 黄义伟、崔其荣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靳晓燕

版式|柏臣  审校|大维